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罗丹尼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网站!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18963238288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液液萃取的基本原理

液液萃取的基本原理

更新时间:2022-04-12      点击次数:2262
 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

 

  分配定律是萃取方法理论的主要依据,物质对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同时,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的物质时,它能分别溶解于两种溶剂中,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该化合物与此两种溶剂不发生分解、电解、缔合和溶剂化等作用时,此化合物在两液层中之比是一个定值。不论所加物质的量是多少,都是如此。属于物理变化。用公式表示。

 

  CA/CB=K

 

  CA.CB分别表示一种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地溶剂中的量浓度。K是一个常数,称为“分配系数”。

 

  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一般比在水中溶解度大。用有机溶剂提取溶解于水的化合物是萃取的典型实例。在萃取时,若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效应”以降低有机物和萃取溶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常可提高萃取效果。

 

  要把所需要的化合物从溶液中*萃取出来,通常萃取一次是不够的,必须重复萃取数次。利用分配定律的关系,可以算出经过萃取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设:V为原溶液的体积

 

  w0为萃取前化合物的总量

 

  w1为萃取一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w2为萃取二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wn为萃取n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S为萃取溶液的体积

 

  经一次萃取,原溶液中该化合物的浓度为w1/V;而萃取溶剂中该化合物的浓度为(w0-w1)/S;两者之比等于K,即:

 

  w1/V =K w1=w0 KV

 

  (w0-w1)/S KV+S

 

  同理,经二次萃取后,则有

 

  w2/V =K

 

  (w1-w2)/S

 

  w2=w1 KV =w0 KV

 

  KV+S KV+S

 

  因此,经n次提取后:

 

  wn=w0 ( KV )

 

  KV+S

 

当用一定量溶剂时,希望在水中的剩余量越少越好。而上式KV/(KV+S)总是小于1,所以n越大,wn就越小。也就是说把溶剂分成数次作多次萃取比用全部量的溶剂作一次萃取为好。但应该注意,上面的公式适用于几乎和水不相溶的溶剂,例如苯,四氯化碳等。而与水有少量互溶地溶剂等,上面公式只是近似的。但还是可以定性地指出预期的结果。

山东罗丹尼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滕州市经济开发区春藤西路399号
邮箱:sdldnfxyq@163.com
传真: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